您现在的位置是:在线教育 >>正文
银行下调个人线上交易限额?我们问了多家银行,真相是→
在线教育8人已围观
简介 中新财经4月13日电 左雨晴)12日,“多家银行下调个人账户线上交易限额”登上热搜话题,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出了“用卡焦虑”。调整限额的都有哪些银行?是消费交易限额还是转账限额下调?中新财经查阅了多家银 ...
中新财经4月13日电 (左雨晴)12日,真相是→“多家银行下调个人账户线上交易限额”登上热搜话题,银行银行对此,下调线上限额不少网友表示出了“用卡焦虑”。个人
调整限额的交易都有哪些银行?是消费交易限额还是转账限额下调?
中新财经查阅了多家银行的公告,联系了多家银行的真相是→客服或营业部工作人员,发现多家银行调整限额的银行银行服务项目范围、金额各有不同。下调线上限额
:调整部分客户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
农业银行公告称,个人会陆续对部分客户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进行调整。交易
农业银行关于调降部分客户网络金融渠道交易限额的真相是→公告。
“主要是银行银行为了防范风险,例如电信网络诈骗。下调线上限额”农业银行客服人员告诉中新财经,个人该政策仅针对部分地区的交易部分客户。
:调整信用卡网上支付交易限额 客服称是“上调限额”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在公告中,则明确了包括各类网上交易渠道消费在内的网上支付交易限额:“自2022年5月12日起,网上支付交易默认单笔限额及单日限额本次统一调整为1万元人民币。”
对于本次调整,光大银行客服否认了“下调限额”的说法:“信用卡此前的单日限额为3000元-5000元,此次调整应该说是上调了。”
光大银行关于调整网上支付交易限额的公告。
光大银行客服表示,除信用卡限额将统一调整到1万元外,目前光大银行储蓄卡的单笔限额及单日限额为5000元,且仅限于部分客户。
:部分分行调整个人非柜面业务限额
据报道,浦发银行成都分行、长沙分行、福州分行等也相继表示,将根据账户使用情况,适当调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非柜面业务限额。
浦发银行长沙某网点的工作人员表示,与Ⅰ类账户相比,Ⅱ类账户受限更多,单日限额只有1万元,且目前Ⅱ类账户已不再受理开通网上银行。
三家银行客服: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提额
“多家银行下调个人账户线上交易限额”热搜话题下,有网友表示,“有的银行卡限额已经降到1000元了,真的不会影响正常线上消费吗?”
不过,尽管对不同银行对个人账户的不同服务范围的限额作出调整,但三家银行客服均表示,客户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提额。
光大银行客服表示,客户可通过APP“交易限额设置”及客服渠道自主修改网上支付交易限额。农业银行、浦发银行客服表示,客户可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卡,到任一网点办理提额。
专家:大多数银行用户不受限额调整的影响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行调整银行卡线上支付限额主要是针对一些长期不使用的睡眠账户,或者是一些小额账户。
“银行这些账户都有可能被电信诈骗分子利用,威胁用户的资金安全和信息安全。”他说,也有部分用户因交易过于频繁,被认定为不合规交易。不过这类人群非常稀少。
董希淼表示,除针对特定用户外,多家银行的限额政策也仅针对部分地区。“可能是根据大数据筛查出的,电信诈骗比较猖獗的地区。”
“在当前限额政策下,绝大多数的银行用户不会受到限额调整的影响。”在董希淼看来,“用户不必过度焦虑,也不必过度解读。”
同时,董希淼提示,持卡人应加强账户的风险管理,将长期不用的银行卡及时销户。“更重要的是,不要将银行账户出借、出租或出售,避免他人利用银行卡从事违法活动。”
“加强用户账户和卡片管理将是大势所趋。”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过去数年,银行在办卡业务上疏于管理,导致大量卡片闲置,未来还会有更多银行跟进卡片管理。
盘和林表示,银行在限额管理方面,未来预计会根据用户银行卡的使用情况来设定额度,在客户便利性和资金安全性上进行平衡,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完)
原文链接:http://co404.ecompcon.com/news/430a52699043.html
Tags:
上一篇: 创胜集团
相关文章
谷歌扳回一局?三星变卦,搁置了用Bing取代谷歌的计划
在线教育谷歌扳回一局?三星变卦,搁置了用Bing取代谷歌的计划来源:华尔街见闻 葛佳明三星担心更换默认搜索引擎会被市场察觉,并影响他们与谷歌更广泛的业务合作,决定不会进一步在内部讨论这个问题。到底把不把默认搜 ...
【在线教育】
阅读更多古井集团2023年设定200亿元目标
在线教育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1月3日,据古井集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2023年是古井集团的“改革深化提升年”,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表示,“新的一年,拿下200亿,向更高目标进发”。古井集团在日前举办 ...
【在线教育】
阅读更多十大产业前瞻:乐观向上的2023
在线教育◎本报记者集体采写刚刚过去的2022年,受疫情、景气周期等因素影响,有的行业高歌猛进,有的行业苦苦挣扎,可谓喜忧不一。展望2023年,各行业又将面对怎样的变化?哪些行业将继续高歌猛进,哪些行业有望冬去 ...
【在线教育】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高压锅卤牛腱子肉的做法;怎么卤牛腱子?
-
全球网速哪最快?竟是这个国家……中国排第六
-
【育儿问答】九个月的宝宝可以枕枕头吗?
-
25款电热毛巾架测试!“德威天骏”等6款样品安全性不过关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官网?加拿大最好的大学排名?
-
九泰基金调研高测股份、澳华内镜等3只个股(附名单)
-
北京布局874公里市域铁路:围绕中心城区30公里圈层实现45分钟通勤
-
北京重点商企元旦进账35.3亿元,重点商圈客流恢复超八成
-
俄外交部宣布禁止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等500名美国公民入境
-
视频|杨德龙:我国消费复苏态势已经形成 春季攻势行情值得期待
-
君实生物获绿地金融及其一致行动人举牌
-
天府可乐被申请破产清算?回应:破产的是老企业,新公司经营正常
-
港股异动丨利特米连续第4日大涨,累涨70%,市场或炒作“养老”+“AI”
-
德国停止进口俄原油 多家炼油厂将受影响
-
花500元可以把车开进高铁站台引发争议,西安铁路客服:这是“贵宾优行”服务,任何人都可以申请
-
2023年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建设将再提速
-
渣打集团5月18日斥资528.25万英镑回购82.54万股
-
华安基金:冬已至,春可期,开启2023新征程
-
国资委副主任谭作钧:中央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要尽最大可能稳产、扩产
-
恢复营业后 鸟巢水立方迎来客流小高峰